羊城晚報
譚錚
殷殷囑托
汕頭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后最早建立的經濟特區之一。要充分利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找準定位,揚長避短,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
潮汕地區是我國著名僑鄉。汕頭經濟特區要根據新的實際做好“僑”的文章,加強海外華僑工作,引導和激勵他們在支持和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2020年10月13日,習近平在汕頭市視察時強調
去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僑批文物館等地視察時強調,汕頭經濟特區要根據新的實際做好“僑”的文章。
過去一年,包括汕頭在內的廣東各地,充分發揮僑界優勢,以實際行動畫好僑界團結最大同心圓,在引導激勵僑胞支持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弘揚中華文化等方面成效顯著。
凝聚僑心 共同寫好家鄉新篇
從開展“僑資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專題調研,到在全省多地舉行“惠僑暖企座談會”;從開展廣東省貫徹落實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及實施辦法的執法檢查,到《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條例》公布;
從落實完成各涉僑政務服務事項在線辦理的標準化工作,為歸僑僑眷和僑胞辦事提供便利,到協調推動“新中國大廈租賃糾紛”等10多個重大涉僑案件得到妥善解決……過去的一年,廣東多舉措凝聚僑胞力量,發揮僑界高端智庫作用,“以僑為橋”奮力抒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在維護華僑華人權益方面,廣東省各級僑聯組織在全省19個地市僑聯成立法律顧問委員會。江門市僑聯與巴西、委內瑞拉、智利等海外僑團建立“僑愛南粵·云平臺江門市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室”,韶關市僑聯與法院建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全省共有11個地市通過該工作機制,發揮華僑華人力量,共同維護海外僑胞的權益。
此外,廣東省僑辦持續打造“粵菜師傅”四海同享品牌,用“一城一菜一故事”深挖粵菜文化內涵,講述家鄉故事,開辟民間交流的“粵味”路徑。
汕頭還聘請首批“汕頭僑文化使者”、掛牌首批“汕頭市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基地”,開展百米剪紙、僑批書法創作展示、組織觀看文藝演出、節日家書問候等活動,深化與僑胞的互動交流。
匯集僑智 吸引更多歸僑創業
作為全國最大的僑鄉,廣東也是全國創新創業的熱土。近年來,隨著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外高層次人才選擇回國創新創業。廣東多個相關部門圍繞推進“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出多項政策,鼓勵引導海外僑胞充分發揮投資興業、雙向開放的重要作用,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
其中,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的新僑創新創業基地,通過一年努力,已實現提質升級,目前有21家企業入駐該園區。同時,廣東省僑聯積極推動聚集僑界創新創業要素的組織載體和平臺——南粵僑創基地穩步向前,越來越多的歸僑創業人才在廣東安居興業。
去年年末,“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和“百名僑商潮汕行”活動先后在汕頭舉行。泰國正大集團和香港世茂集團聯合投資項目、華人華僑產業交易會項目和僑商企業總部大廈項目等若干大規模投資計劃在活動亮相。
為了推動海外僑商“云洽談”,第六、七屆華人華僑產業交易會創建了線上跨境貿易平臺“云展廳”。其中,“汕頭云展廳”通過建立10家海外采銷中心,吸引2400家企業進駐,為汕頭外貿企業提供對接全球買家、開拓海外市場、鏈接商務資源等服務,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發揮僑力 攜手互助共克時艱
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疫情期間,當祖國有需要時,海外僑胞紛紛伸出援手捐款捐物。當海外僑胞遇到困難時,祖國是最暖心和堅固的后盾,給予他們強大支持。
據了解,疫情初期,廣東僑務部門和各級僑聯組織第一時間發出倡議書,充分發揮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省僑心慈善基金會、省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廣東省國際華商會作用,有序引導僑胞捐贈抗疫物資,依法依規快速精準發放。
數據顯示,廣東各級僑聯、華商會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緊缺貨源對接渠道。其中,由省僑聯組織聯系并通過海外僑胞捐贈及協助采購入關的防護服80多萬件。
疫情期間,為了讓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安心,廣東省僑辦牽頭省涉僑工作專班成員單位靠前服務、暖僑護僑,先后籌集逾700萬只醫用外科口罩等防疫物資,送抵75個國家和地區的僑團、華文學校。此外,僑務部門還免費開放“全球抗疫平臺中醫會診室”,邀請廣東省內僑界知名醫療專家為五大洲的粵籍僑胞舉行在線防疫科普講座。
與此同時,為助力僑資企業迅速復工復產,廣東僑務部門深入開展“惠僑暖企”行動,積極推動僑資企業互助合作,并幫助解決生產原材料采購渠道或貨源,協助僑資企業破解供應鏈難題,打通物流不暢、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影響生產的堵點。